冬至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节日,它是我国二十四个节气之一,在每年的公历12月22日或23日,太阳到达黄经270度时就是冬至了,这一天是北半球白天最短、夜晚最长的日子。在中国古代,冬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,人们经常将此日看作是一年中的重要标志之一。
冬至的来历上有很多不同的说法,但其中传播比较广泛的两种说法是下面两个故事。
祭祀祖先
早在商朝,中国人便有了祭祖的习惯。为了感谢神佑,祛灾吉祥,冬至这个日子就成了祭祀祖先的日子。商朝时,人们在冬至的日子里就开始祭祀先祖,兼顾祭祀粮食神豆蔻和天地神祗,感谢祖先抚恤人民。此后,这种祭祖的习俗逐渐传承下来,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。
如意卜天
在古代,民间流传一个民俗活动,即吃冬至饺子。相传在汉朝,南方有个人经常干好事,兼善天下。他为了让百姓不冻着,就发明了一种饺子--“长寿馄饨”。这种饺子味道鲜美,吃了可以长命百岁。到了冬至这天,用此饺子作为祭祀神灵,许愿冬季无忧,夏季丰收,吉祥如意。
冬至是一个温馨的日子,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日子,不仅有祭祖活动,还有平民百姓之间互相馈赠的习俗。现代人虽然生活水平提高了,但在这个日子里,也应该意识到凝聚人心、表达感情的重要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