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一位爱国教育家的故事,一位默默无闻的教师,在教育事业中献出了毕生的热情。他叫赵全生,于2008年汶川地震灾害中,英勇牺牲。
赵全生生前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教育家,他一直坚信教育的力量,坚信教育能够改变世界。他用心灵感召学生,用真情留住了教育的本真。在他的课堂上,留下了无数优秀学生的足迹。
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,数万名教师义不容辞地投身到了一线,赵全生也是其中之一。他全身心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,时刻关心着灾区的师生们。他曾在采访中说过:“为了孩子们,我甘愿冒着生命危险!”
5月18日下午,他带领着最后一批学生转移至险地后,他主动留下来,继续帮助灾区的救援工作。然而,在解救6名被困群众时,他为了营救一名孕妇,不幸牺牲。他的身后,留下了几十篇哀悼赵全生的文字,以及无数祭奠他的目光。
赵全生就是这样一位朴实无华、奉献无私、致力于中国教育事业的好教师。他始终牢记教育的本义——育人为本,他用自己的一生翻开了爱国、爱教育的新篇章。于他而言,爱国不是口号,而是一份责任,一种使命,一种信仰!
感人至深的关于爱国的故事-不忘初心 为祖国献石
不忘初心 为祖国献石
1931年,抗日战争逐渐失去了峥嵘的战后时期,一个年仅24岁的水泥工人赵普,离开了家乡,投身于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浪潮之中。
他心系于祖国,坚信自己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出一份力量。很快,赵普便踏上了一条充满艰辛、危险的抗日之路。
在一次抗日游击战中,赵普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,当他的弹药用尽,只剩下一块石头时,一股强烈的决心与激情涌上了他的心头,他一手握住石头,一步一步地向敌人冲去,最终石头被他砸中了数名日军,成功解救了被困难的战友。
从那时起,赵普将自己的事业建立在了崇高的爱国主义上,以一只标准的筷子、一砖一瓦一块地石头,为祖国的建设不断付出。
直到1968年,他因承担赈灾抗旱的盖水泥房而感染肺结核,年逾六十的他>在病榻上,始终高扬着爱国的旗帜,留下了毕生的光辉。
临危不惧的海军军官
抗战时期,南海水域成为了日本侵略者和中国海军进行鏖战的战场之一。当时增援南海的中国海军主力部队要经过一个叫阿南的地方,但是这里的海域被日军布了大量的水雷,几乎成了一个无人区。
由于这里的战略意义,遭遇到了日本侵略者的日种潜艇也不少。当时仅有的几个护航驱逐舰已被日军全部击沉,手头上只能靠那些小渔船、渡船以及海军小艇护航,就在大家对此非常失望的时候,海军第十七区指挥员林军官带领260多名水兵主动请缨,接到了护航这个危难时刻的重要任务。
林军官曾经任过海军学校的培训教官,有很好的指挥才能,经过调配,用当时的船只把巡视地区的范围缩小,避开了日潜可能布的水雷区域,但这并不足以对抗日军的攻击。林军官决定亲自带领小艇进行巡逻,虽然身边只有几个水手,但他确信依靠自己的勇气和才能,能在海战中打败敌人。他这么想,那几个水兵一定也这么想,于是他向水兵们宣布了这个决定,没有人反对。
于是,几位年轻的水兵,跟着他,乘船出海了。他们非常默契,而且相当勇敢,敌情随时都可能突变,可面对突变他们失去了沉着,只剩下激动和热情。
结果非常惊人,他们在南海水域打了一场水雷战,共发现和打捞了日军水雷20枚,使我国军舰和运输船免遭了严重威胁,他们救国的行动,倍受当时报道媒体和人民群众的好评,成为中国民族英雄和军人中杰出的代表人物。